凌晨一點鐘,在24h營業的書店里,我買了一本艾米的《山楂樹之戀》。我家鄉的城市還沒有這樣的書店,因而這次購物經歷也讓我感到頗為新奇。最早知道這本書是通過余華的一本雜集,在《靈感》這一短篇里他也提到歌德的話:“我在內心得到的感受,比我主動的想象力所提供的,在千百個方面都要更富于美感,更為有力,更加美好,更為絢麗。”
《山楂樹之戀》是由美籍華人艾米根據好友的經歷寫成的長篇小說,來自一個女人的親身經歷,被稱為“史上最干凈的愛情小說”。

該書講了這樣一個故事:靜秋是個城里姑娘,因為家庭成份不好,文革時受打擊,一直很自卑。靜秋上高中時被選中去西村坪體驗生活,住在村長家,認識了“老三”。老三是軍區司令員的兒子,喜歡上了靜秋,愿為靜秋做任何事,給了靜秋很大的鼓勵。等到靜秋所有的心愿都成了真,老三卻得白血病去世了。
作家王蒙曾經評論,她說我們再也不愿意去經歷這樣的一段歷史,但愿這樣的愛情故事已經絕版。當然,我不希望這本書給我們帶來過多的惆悵,我希望這本優秀的書,能夠通過紀錄那些往事,來展現我們這輩人曾經的風采,展現我們的青春無悔。
慢慢來。等山楂樹開花,等果實熟到兀自落入大地的懷抱。

女主人公在通向愛情的小路上,有一個意外的發現:真實的山楂樹并不像抒情歌曲中所唱的那樣詩情畫意,相反,山楂樹是一種極為樸素平常的喬木。但這種樸素的山楂樹,足以見證一場令人心悸的愛情。兩個年輕人穿越一個時代的禁錮,在生命中勘探愛的礦藏,而在最難抵達的心靈幽深處,光芒閃爍的是最珍貴的愛的鉆石。這光芒短暫,轉瞬即逝,但它足以照亮那個時代的黑暗。它是黑暗王國的一線人性之光。在愛變得更為容易的今天,人們需要依靠繁復的和富于裝飾性的手段來示愛,反而使愛成為生命的累贅。正如故事本身一樣,小說的敘事同樣也是古樸而單純,如同《詩經》時代的愛情歌謠。
看著這本動情的小說,品著那酸甜的山楂酒,我想所謂的山楂樹之戀,也許就是超越時代的純真初戀感情的代名詞吧